媒体师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师大

11

2019.06

【现代快报】丈量“文明”,几乎走遍贾汪乡村

  现代快报6月11日以“丈量‘文明’,几乎走遍贾汪乡村——9名大学生边做志愿服务边调研,完成10万字报告”为题报道我校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社会调查。内容如下:丈量“文明”,几乎走遍贾汪乡村——9名大学生边做志愿服务边调研,完成10万字报告  江苏师范大学9名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调研团队,利用课余从事志愿服务的机会,几乎走遍了徐州贾汪大大小小的乡村,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课题,历时半年完成了10万字的调研报告,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竞

27

2019.05

【中国教育报】上出高度 上出味道 上出效果:江苏师大在多样课堂中铸魂育人

  中国教育报5月24日以“上出高度 上出味道上出效果:江苏师大在多样课堂中铸魂育人”为题报道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报道内容如下:上出高度上出味道上出效果江苏师大在多样课堂中铸魂育人本报记者柴葳通讯员范锋■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验篇  “同学们,这就是当年支前民工用过的独轮车,它见证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初夏时节的淮海战役纪念馆,俨然成了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21

2019.05

【交汇点】周汝光:加大投入,减少苏南苏北教育水平不均衡

  新华报业集团移动新闻客户端“交汇点”5月20日汇客厅栏目以“周汝光:加大投入,减少苏南苏北教育水平不均衡”为题,用文字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势报道对我校周汝光校长的专访。看到内容如下:报道网址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a3c8503e22e04e88bb128bf44b308c30/S7MreZlWMJYcFMOx/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7

2019.05

【中国社会科学报】专栏介绍我校概况

  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10日,全版报道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二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活动,我校作为承办单位被重点介绍。报道内容如下: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省部共建高校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覆盖11个学科门类。有专任教师1589人,其中教授295人,博士学历以上教师800余人。现有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校坚持“注重基础、强化应用、重视交叉

16

2019.05

【江苏教育报】为立德树人强基

  江苏教育报5月10日以“为立德树人强基”为题报道我校建立健康教育工作,报道全文如下: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着力构建全程跟踪、全面覆盖、全员参与“三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为立德树人强基■本报记者 李大林 通讯员 高洁  在江苏师范大学,有一个特别的博物馆。这里的展品有密密麻麻的专业笔记、学生外出找工作时攒下的火车票、备战考研日子里用的保温杯,也有传递鼓励的小字条、温暖人心的图书、见证真情的手写信……这就是江苏师范大学“坚韧博物馆”。  “大家带着自己的故事前来,个人的期待与他人的叙述相

09

2019.05

【中国教育报】江苏师范大学:办“坚韧博物馆”鼓舞学生

  中国教育报5月9日第三版报道我校办“坚韧博物馆”鼓舞学生。报道内容如下:江苏师范大学:办“坚韧博物馆”鼓舞学生记者李大林通讯员高洁  本报讯(记者李大林通讯员高洁)日前,在江苏师范大学体育馆的天桥上,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一个特别的博物馆。这里的展品有密密麻麻的专业笔记、外出找工作攒下的火车票、备战考研日子用的保温杯,也有写着鼓励话语的小字条、温暖人心的床头书、见证真情的手写信……  这是江苏师范大学开设的“坚韧博物馆”。“大家带着自己的故事前来,个人的期待与他人的叙述相遇,这一刻,感

08

2019.05

【中国社会科学网】探讨中国语言学创新发展之路

  2019年5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论会”,报道全文如下:  4月26—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江苏徐州召开。围绕“新时代中国语言学的创新之路”这一总议题,与会学者就“语言学+”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从文字演进看思想史、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语言学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开幕式上,江

08

2019.05

【新华日报】杨亦鸣:“一带一路”需要语言服务

  2019年5月7日,新华日报第14版《思想周刊》前沿专版刊载对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的专访,报道全文内容如下:杨亦鸣:“一带一路”需要语言服务学者简介  杨亦鸣,教育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现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语言科学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社科名家等。

07

2019.05

【中国社科网】【书评】语言研究是人脑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9年3月10日,时值《最简方案》出版20周年之际,中国社科网专版介绍我校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满在江教授专著《DP新假说:最简方案框架下的子句论元》。报道内容如下:  语言研究是人脑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语言生物属性的探讨为前沿脑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生成语法理论创始人、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教授一直倡导把语言作为心智器官来研究,给语言学贴上了自然科学的标签,使得从语言学角度探讨语言的生物属性成为可能。尤其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生成语法理论最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人类语言生物属性更

05

2019.05

【江苏电视台教育新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正平:当好教师是本分 服务社会是责任

  值五一劳动节之际,江苏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正平:当好教师是本分 服务社会是责任》为题,报道我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正平教授工作事迹。报道内容如下:报道视频录屏:报道网址链接:http://news.jstv.com/a/20190502/7eb545790eb849d2a33afb69f581bf44.shtml?jsbcApp=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视频网址链接:http://v.jst

1
...
47 48 49 50 51 52
...
74